我家世代从医,传到我是第三代。祖父贾尊益精通伤寒而善治内科杂症,临床中以善用经方而著称,被寿阳人民尊为“寿阳四大名医”之一。祖父一生颇多坎坷,但始终矢志不渝、坚韧不拔,其身上的忠贞、刚毅、执着、勤学、谦和、敏思的禀赋,使他终成一隅大医。在我幼小的心灵中,觉得祖父很伟岸。他,温文尔雅的谈吐、不卑不亢的举止、慢条斯理的诊治、和蔼可亲的说教,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。现在想起来,他就是我们家的一杆旗。这杆旗不仅引领家父与我砥砺前行,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家族的不朽的魂。
图片来源:《寿阳家》杂志
家父贾永毅在祖父的影响下,幼年时期便立志从医,后如愿以偿考入山西省中医学校。1975年9月参加工作后,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自己工作实际,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中医学理论知识,并摸索出一套中医施治方法,使他辩证施治得心应手,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。特别是他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疾病、内科杂病、小儿咳喘等疾病方面,具有独特的疗效。2012年家父被寿阳县卫生局评为“寿阳县名中医”。2016年6月被晋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“晋中市首批名中医”。
退休后,家父继承祖父遗愿,开始着手《医丛散墨》一书的编撰与整理,欲将三代人的从医经验倾囊相授,供学医者受用。每每看到父亲孜孜以求,伏案工作至深夜,我就感到他是一棵树,这棵树庇护着全家,也庇护着寿阳百姓。
我年幼时常随祖父临诊,那时虽不懂医学的奥妙,但很喜欢看祖父处方上遒劲有力的字迹,还经常为祖父在处方上盖印“贾尊益处方笺”。我永远不会忘记祖父离世前的一天,父亲带着我去祖父病榻前,祖父将他珍藏多年的、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包书籍交到我手里,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,让我好好保存。那时,我似乎感到眼中闪烁着一丝薪火,也为自己人生的选择确定了方位。
大学毕业后,我回到家乡就职。从医之初我就遵询家训:“医者,真诚、仁爱、无私、无欺”,对待患者要诚,给予患者要真。处方用药秉之于悯,能以轻剂取功而不妄施重剂,能以贱药取效而不专嗜奇贵。我认为,施之虽标之于奇,却少之于誉,三世医名亦旦夕作晦。我对来之不易的三世医名,珍视如金,为人如玉,为行至端,为利至薄。祖父这杆旗,让我言之必行,言行合一。家父这棵树让我“一切为了患者”,总是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。
曾记得这样一件事。一位糖尿病患者四处求医,久治不愈后找到家父,经过家父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,病情大为好转。患者不胜感激,带着100元的红包和一条高档香烟登门感谢,被家父婉言谢绝。还记得有一次,已是深更半夜,家父查完房回家准备伏案写病历,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,开门一看,是一位面色苍白的老大爷,因孙女患病前来求医。家父随老人到家后,立即为小孩诊断,施行抢救措施,并建议住院治疗。老人因钱少犹豫不决,家父果断地背起小孩直奔医院,安顿好住院后回家取出自己800元现金替他们交了住院押金。孩子在省城工作的父母得知此事后,带着1000元的红包和礼品以及一面锦旗来到家中,感激地说:“贾大夫,是你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,这点小意思请你一定收下。”这次又被家父婉谢了。在家父的言传身教下,我不为金钱扭曲,以自己的言行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。我始终认为“金杯、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”。
我的妹妹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,同样继承了我们的家训,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为解除患者病痛而战斗。2020年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爆发时,她报名去武汉一线抗疫。后来在给父母的信中,她这样说:“那天报名去武汉我没有告诉你们,主要怕你们为我担心,但我知道即便你们知道也会全力支持我。我记得爸爸经常对我说,我们医务人员就要急患者所急,想患者所想,要有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,竭尽所能去做好我们的医疗、护理工作。我从小就被你们爱岗敬业、待患如亲的职业精神所感染,以至于自己从小就有了一颗怜悯、仁爱之心。当看到湖北武汉有那么多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护理与治疗,我的心在颤抖,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,我不能退缩,我要到一线去为患者做一些事情……”。
一杆旗,一棵树,令我为傲。
文章来源:《寿阳家》杂志
2013-2024 LifeAdd生活方式 www.lifeadd.cn 版权所有 | 御融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
Reserved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B2-20200664 | 京ICP备14004911号-7